Bnaner图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一生与炸药结下不解之缘并因其带来巨富,可他发明炸药的初衷却是为了使它能够广泛用于修建铁路、开采矿石、开凿运河等为人类造福的和平事业。对于炸药被用于战争,他多次表示忧虑并为之困扰一生。和具有强烈和平主义倾向的女秘书冯·苏特纳的相识也是诺贝尔热爱和平事业的一个原因,他曾多次给冯·苏特纳所在的国际和平局捐款。正是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设立了和平奖,并且将它放在挪威评选并在奥斯陆颁奖,这不能不说诺贝尔具有远见卓识,充满世界主义理想。
  和平奖是由挪威议会推选出的五人委员会进行评奖和授奖的。评选的办法和程序与其他诺贝尔奖奖项相同。

 
诺贝尔和平奖-英国(2001)-极限片




诺贝尔和平奖-英国(2001)-首日封

    至2014年,共有103名个人和22个机构获诺贝尔和平奖,涉及39个国家和地区。个人以国籍划分,美国、法国和英国位居前三位。女性16人,是诺贝尔奖各个奖项中女性占比例最高的(15.53%)。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2014年和平奖得主玛拉拉·尤萨夫扎伊(女),时年17岁;最年长者是1995年和平奖得主罗特布拉,时年87岁。获奖者中既有著名的政治家,如曼德拉(1993年)和安南(2001年),甚至是时任国家元首、政要,如萨达特(1978年 埃及总统)、金大中(2000年 韩国总统)和奥巴马(2009年 美国总统),也有为捍卫人权尊严和权利而斗争的社会活动家,如图图(南非 1984年)、昂山素季(缅甸 1991年)以及像特里萨修女那样选择毕生献给宗教慈善事业的人。

  获诺贝尔和平奖的22个国际组织和机构是:国际法研究所(1904年)、国际和平局(1910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917年、1944年和1963年)、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1938年)、英国教友会(1947年)、美国教友会(1947年)、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1954年和1981年)、红十字协会(1963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65年)、国际劳工组织(1969年)、大赦国际(1977年)、世界医生争取防止核战争组织(1985年)、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1988年)、帕格沃希科学和世界事务联合会(1995年)、国际禁用地雷运动(1997年)、医生无国界组织(1999年)、联合国(200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孟加拉乡村银行(200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2007年)、欧洲联盟(2012年)和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2013年)。

和平奖的授奖仪式比起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其他奖项的仪式相对简单。仪式通常安排95分钟,如果有两位获奖者,则时间会超过。每位获奖者有15分钟左右致答辞和纪念诺贝尔演说,挪威国王和王后、挪威文化界和政界的领袖人物,外交使节和应邀的其他贵宾出席仪式并在大厅的前排就座。仪式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主持。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主席或另一位代表用挪威语致辞,然后授予获奖者获奖纪念品、诺贝尔金质奖章和获奖证书,在授奖和演说之间,管弦乐队齐奏欢庆曲。当获奖者的演说开始后,听众可以通过耳机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同步聆听。仪式通常在傍晚前结束,留下时间让人们通过电视观看斯德哥尔摩的授奖仪式的直播。


    晚上,当地的团体会组织一支火炬游行队伍,来到获奖者下榻的饭店向获奖者致意,获奖者在阳台上接受人们的欢呼。接着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获奖者下榻的饭店举行正式的宴会。宴会结束之后是舞会,这已成为奥斯陆冬季社交的热点。
  和平奖授奖仪式在1990年之前是在四周墙上满是蒙克壁画装饰的奥斯陆大学的礼堂内举行的,从1990年开始改在奥斯陆市政大厅举行。但1978年授予以色列总理贝京和平奖的仪式因安全原因改在阿克雪斯城堡要塞举行。
      由于受政治、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授予个人的诺贝尔和平奖经常产生歧义并引起争执,还往往致使获奖者无法到场领奖,因而和平奖是诺贝尔奖的奖项中缺席比例最高的。像1973年的基辛格、1975年的萨哈罗夫、1978年的萨达特、1983年的瓦文萨、1991年的昂山素季都未能亲来领奖。1973年和平奖的另一位得主越南的黎德寿则拒绝领取和平奖。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