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aner图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诺贝尔奖和中国-> 经济学奖

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索洛

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是《纽约时报》对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1924- )的赞誉。索洛为人亲切和蔼,谈吐风趣幽默。他获得了34万美元奖金之后有人请他谈谈感想,他说:朋友们告诉我,我的名字常常出现在候选人的名单上,只要我活得长,我终会得到诺贝尔奖的。得奖那年他63岁。
    
索洛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他是家庭中第一代上大学的人。1940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1942年末,索洛离开大学加入了美国陆军。他服役于北非以及意大利。索洛曾说过:我认为这3年士兵的生活塑造了我的性格。我发现自己是一个紧密相联的团体中的一员,干着一份需要技能和互相忠诚的艰苦工作。”19458月他重返哈佛大学学习经济学。
    
引导索洛真正步入经济学的是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索洛从他那里学到了现代经济学的知识和精神实质,计算出了投入-产出模型的第一组资本系数。1950年索洛取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他接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助理教授职位,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该院。
    
对于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生涯索洛颇感欣慰和自豪。他的办公室正好与萨缪尔逊为邻,两人开始了持续40余年的有关经济、政治、家庭、孩子以及彼此共同感兴趣话题的交谈和友谊。他说过: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是教书和研究的一个极好的地方……我估计,如果我不去关心学生的话,我可能会多写25%的科学论文。做出这一选择是容易的,但我并不后悔我做出的选择。
    
以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创新而享盛名的索洛揭示了技术进步和发展是经济成长和增长的主要成因,从而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民间机构对科技研究和教育发展的空前重视。
    
索洛是个颇为低调的学者,不善张扬。198810月,索洛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三一大学作主题为我成为经济学者的演化之路演讲开场白时说: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我会尽量少提自己的事,……我主要是认为现今普遍存在的个人崇拜的现象,正在慢慢侵蚀我们的文化。这种现象最危险的例子出现在总统大选上,好像候选人的眉毛长得如何,比他的政见还来的重要。
                                                  
费滨海
                2003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