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科学,与人们习惯的其他事物都不同,像一株野草,在我们不经意间成长着。这株野草一年四季都能结出许多耀眼的真理和奇妙的机器。艺术囿于奇想和时尚。宗教着重内心而仅能自恃,法律忽而放纵我们,忽而使我们沦为奴隶。惟有实验科学,才以一种不可预见但有规律的方式给我们每个人送来果实。为了获取这些果实,旧时的帝王定会不惜兵戎相见。”
这段极富哲理的题词是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穆利斯应我之请为《百年诺贝尔》一书题写的。穆利斯1944年12月28日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他在亚特兰大的乔治亚理工学院完成了本科学业。1973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化博士学位。1993年,他因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而成为当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获知得奖的消息,穆利斯像往常一样和朋友一起去海边冲浪,因而“冲浪者获得诺贝尔奖”一度成为头条新闻。
说起穆利斯发明PCR,颇有几分戏剧性。那天穆利斯驾着一辆银色的本田轿车,载着女友从伯克利出发,准备穿越科佛代尔前往安德森峡谷住处。在128号高速公路上,穆利斯突然觉得自己苦苦思索不能破解的DNA化学上的难题一下找到了灵感,于是立即停车记了下来。他当时就想到过“我会一举成名。我将获得诺贝尔奖。”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用钢笔、铅笔和粉笔几乎将简陋的小木屋里所有能写字的地方都画满了草图,于是PCR的发明诞生了。1983年12月16日,穆利斯完成了PCR第一个成功的实验。多年后,瑞士的拉士罗公司支付了30亿美元才从穆利斯的雇主西特斯公司买下了PCR的专利权。
对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好处,穆利斯直言不讳地说过:“诺贝尔奖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钱的因素,但更大的好处是,你一旦拥有这样的盛誉,世上所有的大门都将为你打开,至少一次。它是你今后生活免费的通行证。在此,我感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我还能尽情享受生活的年龄及时地把诺贝尔奖给了我。”颁奖活动结束,庆祝会持续了两天。穆利斯在自传中写道:“一天下午,我睡了很久才从梦中醒来。在梦中,我死了,躺在一口棺材里。获诺贝尔奖对健康可没有什么好处。”
1997年南希(Nancy Cosgrove)成为穆利斯的妻子。她是一位画家,也是穆利斯自传《心灵裸舞》的编辑。穆利斯不仅将《心灵裸舞》献给她,而且还在此书的序言中这样深情地写下:“……至少有一个男人,有一天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属于他的女性,找到了自己的天堂。她将是他早晨与夜晚的星星,在他的天空中发出最明亮,最柔和的光。她是他四处流浪的最终归宿……我拥有了南希,拥有了永远不再失去她的希望。”与南希举行婚礼的那天,穆利斯穿的是一套漂亮的白色燕尾服。没有人知道这是穆利斯4年前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前请意大利裁缝特别定制的,后来因为弄错季节而未用上。当时穆利斯就想,“将来某一天我结婚时就穿这套衣服。”如今真是梦想成真!
费滨海
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