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1日至2014年3月8日,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八号桥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巨鹿路681号海上艺术会馆举办《画说唐诗》展。上海著名画家陈家泠、张桂铭、杨正新、张培成、张雷平、朱新昌、马小娟、朱敏、江宏、丁筱芳、洪健、鲍莺、庞飞出席了2月21日开幕展。
2012年,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邀请上海中国画院陈佩秋、林曦明、戴敦邦、施大畏、何曦等18位专职和兼职画师以《唐诗三百首》为创作素材,共创作了108幅绘画作品,以一诗一画的形式再现了唐诗的辉煌。之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正式出版了由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翻译的一诗一画、中英文版的《画说唐诗》并作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推荐教材,成为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辅导读物。
有鉴于此,目前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上海八号桥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画说宋词》项目,再次邀请上海中国画院20余位专职和兼职画师以及江苏著名画家高云、喻慧和浙江著名画家陈向迅、徐默等以一词一画的形式演绎宋词的意境。《画说宋词》仍将请许渊冲教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并力争成为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的推荐教材,从而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中英文版的《画说唐诗》和《画说宋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绘画:陈佩秋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作者:刘长卿 |
|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
《渭川田家》 作者: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
|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憇,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
|
《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
《赠阙下裴舍人》 作者: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
|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
《子夜吴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
《玉阶怨》 作者: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
《饯别王十一南游》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
|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
《后宫词》 作者: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
|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
《琴歌》 作者: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
|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画说唐诗》 译者简介
许渊冲(1921年生)
北京大学教授,是全世界有史以来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多达一百余部的唯一专家。中文著作有《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等;英文著作有《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逝水年华》等。英文译著有《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西厢记》等。法文译著有《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诗经选》、《唐诗选》、《宋词选》等。中文译著有英国桂冠诗人德莱顿的诗剧,司各特的小说,法国作家雨果的《艾那尼》,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托夫》等。
《画说唐诗》 绘画作者简介
陈佩秋 (1923年生) 河南南阳人。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任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名誉顾问,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林曦明 (1925年生) 浙江永嘉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96年离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一级美术师。
陈家泠 (1937年生) 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戴敦邦 (1938年生) 江苏镇江人。现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张桂铭 (1939年生) 浙江绍兴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艺术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韩天衡 (1940年生) 江苏苏州人。现任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杨正新 (1942年生) 上海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艺术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萧海春 (1944年生) 江西丰城人。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现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韩 硕 (1945年生) 浙江杭州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艺术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张培成 (1948年生) 江苏太仓人。现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卢甫圣 (1949年生) 浙江东阳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施大畏 (1950年生) 浙江湖州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巡视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车鹏飞 (1951年生) 山东莱阳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艺术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朱新昌 (1954年生) 浙江宁波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上海中国画院首届高级研修班。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教研室副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马小娟 (1955年生) 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教研室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
朱 敏 (1956年生) 浙江新昌人。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结业于上海中国画院首届高级研修班。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二级美术师、创研室副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丁筱芳 (1957年生) 浙江绍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结业于上海中国画院首届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二级美术师、经营部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何 曦 (1960年生) 浙江嘉兴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创研室主任、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说唐诗》 序文
唐诗步入百姓家
唐朝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诗歌艺术气象万千。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等诗人作品成就了唐诗艺术的高峰,千余年来影响深远。
《唐诗三百首》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系孙洙所辑。全书选录了七十余位诗人三百一十首唐诗。
孙洙字临西(一作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无锡人。生于康熙辛卯(1711)七月初十,卒于乾隆戊戌(1778)十二月初七,享年六十八,葬景云乡陈湾里。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曾任山东邹平县令,江宁府教授,著有《蘅塘漫稿》。史载孙洙“性颖敏,家贫”,为官清廉,问民疾苦,与民讲学,民感其仁。其终身不改书生本色,老而勤学。
自《唐诗三百首》问世以来,各种刊印本、注释本层出不穷,两百多年来风行海内外,几至家置一编。《唐诗三百首》初衷面向塾学子弟,乃童蒙读本,但因所选唐诗兼顾不同时期诗风特点和诗人流派风格,范围广泛,便于吟诵,精到浅显且具代表性,深受读者喜爱,终成雅俗共赏的一部传统读物。
余幼时恰逢十年浩劫,未能一睹《唐诗三百首》。待云开日出喜获《唐诗三百首》之时,已过启蒙岁月,只能聊作零星吟咏而已。然对《唐诗三百首》的偏爱时至今日依旧,不经意间搜罗的各种版本已有十数种。曾读过坊间刊有配图的《唐诗三百首》,或刻工粗俗或构图简陋,皆未能表达出唐诗之真实意境,实为一大憾事。
乙酉(2005)岁末,余曾酝酿以孙洙的《唐诗三百首》为蓝本,遍邀海上画师配画,后因诸多因素搁浅。庚寅(2010)伊始,方案重新启动。历时两年,有幸得到陈佩秋、林曦明、陈家泠、戴敦邦、张桂铭、韩天衡、杨正新、萧海春、韩硕、张培成、卢辅圣、施大畏、车鹏飞、朱新昌、马小娟、朱敏、丁筱芳和何曦共十八位当今海上丹青高手鼎力相助。最终以一百零八首唐诗绘就一百零八幅作品,皆为一时精心之作,可谓是当代海派绘画艺术的一次盛会。后又承蒙陈佩秋先生和高式熊先生两位前辈厚爱,分别题写和篆刻了“画说唐诗”,为此佳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孔子学院总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中英文对照的《画说唐诗》,将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画说唐诗》与唐诗英文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的牵手是一种缘分,希冀英汉对照、一诗一画的《画说唐诗》可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费滨海
壬辰大暑于谷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