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aner图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展览活动
2017年、2018年 花香鸟语——鲍莺绘画展
  
  由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花香鸟语——鲍莺作品展”2017年7月28日至8月6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展出上海中国画院女画师鲍莺历时两年创作的83个国家代表性的花卉、树种、鸟类共105幅作品。7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多;委内瑞拉驻沪总领事莱斯贝斯·贝里奥斯·莱昂女士、副总领事弗朗西斯科·萨拉戈萨先生;哥斯达黎加驻沪总领事骆艺斯先生;老挝驻沪总领事西沙美·銮珍达翁女士;新加坡驻沪副总领事王宗翰先生和上海书画家200余位嘉宾前来观展指导。

  2018年5月18日至23日,“花香鸟语——鲍莺绘画展”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举办,共展出鲍莺女画师创作的46幅各国代表性花卉、树种和鸟类作品。5月18日,鸠山友纪夫前首相、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倪健参赞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附:《花香鸟语》序言

                                                                    一枝一叶总关情

    翻阅中外书籍,花卉无疑是文人墨客笔下最为心仪的创作素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啊,我的爱人像鲜红玫瑰,在六月里绽放”(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从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芙罗拉、小仲马的《茶花女》到中国的《诗经》《牡丹亭》《桃花扇》和《红楼梦》,这些与花卉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学作品以及名句向人们倾诉的是对花的挚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一花一世界。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花就开始与人类结伴同行。人们从来就不吝啬将美好的赞誉赠予鲜花。在古希腊神话里,桂花为科学和艺术之神阿伯隆所有,后来就有了“桂冠诗人”的名号。玫瑰因为与爱神维纳斯诞生于同一天成了爱情的代言人,康乃馨则是母亲节的最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花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深深浸润在其民族发展的长河中并最终演变成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樱花之国”日本,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樱花。每到樱花次第开放时节,从南到北,观赏樱花几乎成了日本全民的节日,甚至像天气预报一样形成了“樱花预报”。荷兰和土耳其有“郁金香节”,保加利亚和美国有“玫瑰节”,加拿大有“枫糖节”,斐济有“红花节”…… 花在节日里,花在人们的生活中,花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相互交融,承载的是历史深深的印迹。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归的候鸟。花鸟给人以美的享受,人类对花鸟也同样寄予了最美好的愿景。它们是和平的使者,鸽子和橄榄枝早已成为人类和平的象征,联合国的徽标就是一对橄榄枝托着地球的图案。20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0 周年时,欧洲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当年曾开遍战场的虞美人作为缅怀逝者的花卉,其深意自在不言中。

    海上女画师鲍莺,以画花鸟著称,她历时两年精心绘就了 83 个国家代表性的花卉、树种和鸟类作品百余幅,让我们在《花香鸟语》的书香里与花树鸟儿零距离地接触,足不出户,手执一卷,却可遍览世界花鸟,这真是难得的艺术盛宴。在鲍莺的笔下,花树鸟儿婀娜多姿,生机勃勃,无不跃然纸上,被再次赋予了新的生命,让人在为之惊叹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全球越来越走向趋同的一体化时代,在成千上万的物种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方式日复一日消逝的今天,我们希冀通过艺术家的画笔为后人留下一点回望的记忆,并在阅读《花香鸟语》时,能真切体味到对自然界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人类和平的祈愿。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10号